网站首页  通知公告 关于我们 项目案例 设计园地 新闻动态 设计团队 党建/宣传 联系我们 人才招聘  
 
设计理念
设计实践
他山之石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设计园地>> 他山之石
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环元荡滨水景观设计

lc.njfu.edu.cn   2023-10-16

 

      元荡,地处沪苏边界,与淀山湖相接,因芦滩封淤而成为淀山湖的一个子湖。当地水网密布,村落众多。过去的元荡,缺乏跨域治理,生态系统退化。

      如今,元荡作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的核心启动区,也是国内首个跨省级生态修复项目,设计利用场地原生资源修复元荡生态,以“一环六湾”的景观规划结构,贯通沿湖17.5公里岸线,构建环湖廊道,提升滨水空间环境,打造出一条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生态浅滩湿地带。

 

      设计思路 

      本次先导段区域项目以“生态绿色”为核心指导思想,通过修复元荡生态生态基地,以恢复自然湖岸风光,贯通岸线为目的,对现状进行修复改造。

      门户绿地空间展现开敞自然的湖滨景观,通过利用原生场地的石块堆叠成赋有层次的草阶空间顺畅的引导人群进入。

      设计在维持场地原生驳岸岸线的前提之下,修复杉木桩护岸以及对水生植物进行了重新抚育,以自然湖石搭配水生植物,形成生态沿湖步道。对老石板桥进行恢复,形成场地原有的记忆。

      对于场地原有的水闸、茅草屋等陈旧设施,在本次工程中也统一进行了修复改造,并且增加景观趣味,以生态的竹子设计原汁原味的江南文化风铃,每当微风拂过,自然清脆的风铃之声迎风飘扬,趣味横生。

      杉林氧吧区域充分尊重现状杉林资源,对于场地的原生水杉林以保留为主,通过生态碎石路的组织和牵引为人们提供了接触自然呼吸氧气的户外场地。      

      闲梦云台区域将布道系统和海绵城市理念深度结合,通过不同标高的净化系统形成阶梯式海绵净化系统,同时考虑不同姿态和不同花时的植物系统,营造出丰富的季相变化。

      鱼形浅滩与自然湖石将湖面和陆地进行了生态过渡,形成了自然郊野的缓冲区,同时也为鸟类鱼类等生物提供了新的栖息地,形成了自然与人共生的自然生境系统。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我们致力追求的美好愿景,对场地文化和资源的尊重是本项目设计的初衷,如今元荡的生态系统得到了修复,实现了鸟类、鱼类、昆虫等生物与人和自然的共生形态,达到了设计之初所提出的美好愿景,成为了“网红湖”,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参观游玩,真正意义上地呈现出了“江南文化新空间”。

      设计亮点 

      全新生态绿色设计理念 

      以“鱼群洄游”为设计灵感,在湿地区域设置了多个鱼形绿岛模拟群鱼洄游的形态,同时打造出一条沿湖生态湿地,全局考虑生态生境效果。

      海绵技术与景观深度结合 

      设计利用先进的GIS技术模拟现状真实地形及水动力方向等,计算出合理的海绵设置区域。通过特色植物种植与地表径流,蓄水,排水等一系列海绵生态措施完美的结合设计,打造出自然美观且赋有海绵功能的景观生境系统。


      隐匿的景观步道

      在闲梦云台节点区域,为了营造穿梭在自然生态环境中的效果和感受,在步道线路设计中考虑了开合变化的空间感受。将植物渗入步道的行走感观中,使步道与周边植物充分粘合,隐匿在整个环境当中,丰富步行的空间感受。

       

      生态本土材料与低介入手法

      基于“生态绿色”的总体设计理念,本案运用“低介入”的开发手段,充分尊重现场地形,保留良好大树,力求设计对原生生态影响降至最低。同时采用生态本土材料,包括开挖碎石的再利用等,以低成本的投入达到预期的景观效果。


 

      生态特色杉林系统 

      场地内部除部分保留的大香樟外,主要特色树种为水杉。杉林系统作为先导段的主题树种形成了相关主题节点的绿化骨架结构,通过合理的空间布置形成纯粹的水杉林效果,营造出四季可赏的自然生态郊野环境。



项目名称: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环元荡滨水景观设计

项目类型:滨水景观带

设计方: 启迪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项目设计:2020年1月

完成年份:2021年6月

项目地址:江苏省苏州市吴江汾湖

项目面积:193000㎡

摄影版权:王加伟&张超&繁玺视觉

客户:苏州市吴江区黎里镇人民政府

施工单位:中交上海航道局有限公司